10. 始终遵循目标语言中的语调及表述习惯

 

不要盲目的对用户界面进行翻译,尤其是游戏指引。举个例子来说,欧洲人,美国人,加拿大人在语言表述上会很贴心,“请移除磁盘”,“请按下按钮”。但是俄罗斯人看到这样的表述方式会很暴躁!就我个人而言,俄罗斯人很少会说“请”,除非这个俄罗斯人发自内心的中意你。所以在进行俄语本地化的过程中,务必将“请”字省略掉,“按下按钮”这四个字就足够了。站在一个母语为中文的角度上去看英语,同样会觉得有很多很多你无法认同,无法接受的点,这很正常。但是,有一点务必牢记在心,你是在为你全村的父老乡亲(本国玩家)作本地化。在他们打开游戏,看到游戏文本的那一刹那,你应该让他们有一种乡音在耳边萦绕的感觉,而并不是某个美国人说着他们听不懂的话。

 

 

9. 让人摸不到头脑的引经据典

让我们再来举个例子,“一旦我的拇指有刺痛感,那么邪恶的东西就离我们不远了”(By the pricking of my thumbs, something wicked this way comes.),这句话出自伟大的诗人莎士比亚。然而我想说的是在中文中并没有确切的类比,所以读到这句话的你可能会像我一样不知所措。所以,如果某个角色在某个场景下说了非常非常奇怪话,让人摸不到头脑的话,那么99%的概率他是在引经据典。他引用的也许是下某个很流行的梗,所以尝试着去把这个梗接下去,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第一,不要慌,第二,Google一下它的官方解释,或者是引申义,第三,在你的目标语言中找一些相近的梗去替换它。

 

8. 脏话的艺术

不同的词,不同的意思,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我们继续举例,中文的表述方式要比英文多很多。同样,中文中的脏话也是如此。中文译员一般是不会把F@#K这个词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过来。在英文当中会见到F@#K这个,F@#K那个。但以母语为中文的人一般不会这样说,取而代之的会选择一种更有表现力的说法。因为中文词汇的表达能力要更强,表达方式更多种多样。就例如在中文中会有“诶呦我去”,“他妈的”,“X了狗了”等等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你内心中的愤怒不满。(注意,请严格遵守目标语言地的法律法规,因为以上表述在某些情况下是明令禁止的)所以运用的你的常识,负责任地选择合适的词并翻译出角色本身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不仅仅是这个词本身的意思。

 

 

7. HTML

如果你是一名游戏本地化译员,应该认真地考虑学习一些编程语言。对,是认真的学习一下。至少要学会HTML的标记语言。有一说一,HTML很简单。你可能会想当然的认为客户有自己的研发部门,编程的事情是他们的工作。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万一哪天客户,或者你的同事把稿件里的代码搞乱了,如果你能把一些简单的代码缺失或者损坏修复一下,客户就会觉得你是个靠谱又专业的译员。所以请牢记这一点。

 

6. 占位符—一生之敌

占位符实际上是由一条一条的小代码组成的,在后期会被文本所取代。它们通常看起来像这样。%s, %1$@, 但也可能看起来像大写字母或其他的一些奇形怪状的东西。任何情况下你都不能翻译或者修改这些占位符。如果你对他们进行了想当然地修改,删除,那么这个应用、游戏或网站很可能就会直接崩盘。在进行俄语、德语的本地化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占位符,对于这两种语言,占位符是有硬性规定的。主格、属格、与格(间接宾语)……德语有4个,俄语有6个! 而且在建立短语的时候一定要把占位符的值包含在主格中。这对译员来说简直就是一生之敌。顺便说一句:这些附加的工作量是没有额外报酬的。

 

5. 游戏词汇(术语)

 

以一名游戏玩家的角度来看上面的词你认识几个?他们来自Dota,一款有着数百万美金奖励的竞技赛事游戏。我曾经为类似的一款游戏翻译过一篇文章,并将其本地化。我的编辑看到稿件的时候满脸疑惑地对我说:“通篇来看,你这篇文章没有语法问题,但是我根本看不懂这些术语在表达什么。” 我希望在看文章的你脑海中一定要明白在本地化过程中哪些术语是在目标语言中有它固定的表达方式,以及哪些术语是要你原封不动照搬的。这一点你一定要清楚。

 

4. 称呼

如果你的目标语言有它独特的敬语形式(例如俄语,日语,中文等),那你一定要尽可能的礼貌的去称呼你的玩家们。在你看来这款游戏面对的玩家可能比较幼稚,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想要被当成孩子对待(当然了,除非他们是孩子)。(我指的并不是游戏中人物角色的对话,而是用户界面,指引手册,消息通知中的用词)

 

3. 你一定要“短”

 

“智者寡言”这是咱们中文中的一个成语,智慧的人往往都是金口玉言或者一到两句就可以表达出他内心中的想法。作为一名游戏本地化译员,我们同样要做一名“智者”。记住,屏幕和信息框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所以在你进行翻译时要做到尽可能的精简。但是尽量避免使用缩略语(除非客户要求),将文本做到“精悍短小”。

 

2. 跳舞—带着手铐跳舞

 

有一次我在为一款游戏做本地化,其中游戏开发者将一个角色命名为“破娃娃”,然而我却将它译为“被遗忘的玩偶”,因为这个角色名称更符合当时游戏的情节设定,有点像恐怖电影中常出现的那种布娃娃。最后事实证明我的处理是正确的。

但是一些自以为是的翻译家的粉丝们却向社区的管理员投诉说:为什么在英文中是Broken,而在中文中的表述是“被遗忘的”。不要去直译,而是要跳舞—带着手铐跳舞!我所面对的文本并不是什么技术指引手册,医药说明书,而是故事情节,并不需要把一字一句地翻译出来。游戏本地化的终极奥义是让玩家忘记源语言版本。换言之,是要让玩家无法感受到在游戏开发过程中有本地化这一过程。如果你想跳舞,那么戴上手铐,尽情的跳!

 

1. Play!!!

 

想要成为一名本地化译员,必要条件: 你是一名游戏爱好者。如果你认为“游戏本地化就是翻译而已”,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时下许多游戏产品,大作就如同艺术品一般,相比于书籍,绘画更是有过之无不及。如果你不是工程师,那你就无法翻译蒸汽机的实用手册。同理,如果你不是一名合格的玩家,你就无法对游戏进行本地化。曾经有一个比我更有经验的编辑给我审稿。当时我们公司接到一个游戏翻译订单,当我把我翻好的稿件发给她之后,她把“Hit Points”(角色健康值,血量)改成了“precision attacks”(精准攻击)之类的东西。我想说的是,隔行如隔山。如果你爱玩儿游戏,热爱游戏行业,我相信,有一天你会成为伟大且高薪的本地化大师。